“东数西算”启动两年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还有哪些建设重点?

自2022年我国启动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以来,各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提速。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,也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日前在《求是》发表署名文章(下称“文章”)时表示,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是新质生产力,算力网是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大规模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,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、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。    

“东数西算”启动两年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还有哪些建设重点?

目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进度如何?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有哪些重点?八个算力枢纽进展如何?    

近年来,AGI(通用人工智能)的发展推高了算力需求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,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6月底,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,算力总规模达到197 EFlops,位居世界第二,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%。    就在2022年2月,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通知,同意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八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,并规划了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,标志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启动。目前八个枢纽节点2023年新开工的数据中心项目近70个,其中,西部新增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超过60万机架。        

3月14日,随着中国电信东数西算国家枢纽庆阳算力中心1000台GPU服务器稳定运行,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000P,达到5300P。    

截至目前,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取得全面建设。这个位于江苏吴江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计划今年5月开始启用部分算力大楼。此外,经过近2年的建设,芜湖集群起步区数据中心项目17个、设计装机规模64万架、投资额约2588亿元;已投产数据中心项目6个、在建未投产项目6个、待建项目5个。    

2023年,宁夏建成全国首个万卡智算基地,算力质效指数全国第四、西部第一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5%以上。中卫集群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8T,实现中卫到北京的单向时延8~10毫秒以内,到上海的单向时延15毫秒以内。    内蒙古数据中心服务器在运行已达到260万台,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22万架,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50万台,通用算力总规模达到1000P;推动建设11个超算项目,超级算力规模达到195P。此外,截至2023年底,张家口市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为27个、标准机柜33万架、服务器153万台,算力规模达到7600P;截至2023年7月,四川全省算力规模约为10EFlops,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为10%,主要分布在成都及周边地区;2023年,重庆全市算力规模超过1000P;目前,贵州总算力规模增长28.8倍,智算规模占比超过八成,贵州全省在建及投运数据中心39个,大型以上数据中心22个。    

对于八个节点的具体定位,刘烈宏在上述文章指出,在“东数东算”、“西数西算”与“东数西算”协同推进的过程中,要充分发挥各个国家枢纽节点优势,探索优化异属异构异地算力资源并网调度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,加大低成本、高品质、易使用的算力供给,切实推动算力供需平衡。    具体来看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四个节点,立足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需求,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。贵州、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四个节点,在清洁能源供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,适宜建设绿色算力基地,通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中高时延业务,推动东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、机器学习、视频渲染、离线分析、存储备份等业务有序转移,并承担本地实时性数据处理,形成全国算力发展“一盘棋”。还要注意哪些?    

近年来,我国通用算力布局已初步实现向西聚集,西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平均上架率近六成,东西部算力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面得到较大改善。随着算力应用市场逐步扩大,算力资源不应只关注“量”的增长,也应注重“质”的提升。    “质”的方面,应推动存量资源优化,加强各类资源整合。‘量’的方面,应避免盲目上马、无序建设。推动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,将国家枢纽节点打造成为国家算力高地,坚定不移地走算力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绿色化发展道路。”文章认为。    

刘烈宏表示,随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推进,非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参与热情高涨。为推动非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加快融入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鼓励东部、中部算力需求城市以“结对子”方式开展与国家枢纽节点协同联动,积极利用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,构建跨区域算力调度体系,探索通过算力“飞地”等模式开展算力网合作共建,实现算力资源高效供需匹配。


您可能还会喜欢: